艾灸
养生
护肤
案例
活动
子宫寒,百病生;子宫暖,气色佳。
很多人以为宫寒只是子宫寒冷、手脚怕冷,而事实上远远不止。
宫寒是手脚冰凉的根源。
宫寒的女人腰膝酸软气色差。
宫寒让女人性欲冷淡不和谐。
宫寒是女人月经紊乱、痛经多。
宫寒让女人肥胖身材走形。
宫寒是黄褐斑、黑眼圈的反复发作的根源。
对于宫寒的解释,一般而言可因早产、流产等原因而使女性先天脾肾阳虚,脾肾阳虚不能很好地运化体内的水湿之气,故而内寒积聚;也可因后天原因如贪凉涉水、经期吹空调,贪食寒凉食品或直接在寒冬腊月遭受寒邪侵袭等,外来寒邪凝聚胞宫而发病。
虽然宫寒不是病,但却可以导致各种各样的妇科疾病发生,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错后、月经量少、闭经、痛经、阴道炎、流产、产后腹痛、产后恶露不绝、不孕等等,由于太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由于宫寒表面看起来就是肚子凉、手脚凉,看起来比较常见,很多女性往往认为那都是小事,没放在心上,更不会及时调理,结果一拖再拖,有时往往就会追悔莫及——事实上,重度宫寒可引发50%以上的妇科病或不孕症!
01
子宫温暖——生命才能孕育!
女性宫寒了,就像天空没有了太阳,种子难以发芽,幼苗难以进行光合作用难以成长。寒与暖对女性来说是最重要的指标,子宫温暖,体内气血运行通畅,种下的种子才能发育成胎儿,而如果胞宫变得寒冷,则容易气血於滞,可能导致不孕、胎停育、流产。
我们就接触过很多宫寒的灸友,其中确实有不少是不孕的,或是怀孕以后会出现胎儿发育迟缓、停育,甚至是流产的!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宫寒时气血运行不畅,宫腔处于一个寒冷状态,宝宝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温暖与营养,就像缺乏阳光的幼苗难以继续成长!
那么,我们用艾灸暖宫,调理好了宫内环境,就能给宝宝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所以不孕、备孕是很适合艾灸的。
02
子宫温暖——妇科病才能根除!
为什么用艾灸能让妇科病得到除根,而用西医调理妇科病的更容易复发?这是因为西医根本没有宫寒的概念,他们看到的只有结果,却没有想到原因,治标不治本。
中医艾灸注重辨证施治,该治标的时候就注重病灶部位的调理,如关节疼痛、皮肤病多注重阿是穴(患处)的艾灸;该治本的时候就注重调理整体,就比如本文所说的宫寒,就需要多灸扶正气的穴位,如关元、命门等。
妇科病最喜欢在什么地方滋生?
它最喜欢寒冷的地方,寒则凝,气血不通才容易得妇科病。而人体腹部处于一个低洼的部位,所以是寒气、湿气最容易汇集的地方,且寒湿之气质量重,腹部的寒湿往往又会往胞宫处堆积,然后就塑造了一个妇科病最喜欢的环境——宫寒。
我们想要根除妇科病,就得让它水土不服,让它没有肆意生长的环境,否则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以调理妇科病,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让子宫温暖起来!由此可见,艾灸不只是在治病,还是在调理体质,二者互为因果!
女人们!别以为宫寒只是痛经,月经量少,逐渐发展下去,就是小息肉,小肌瘤,小囊肿,然后继续发展就变大,恶化。所以如果您不重视的结果没办法想象,如果寒湿不排除,这个肌瘤和囊肿即使割掉了还会长新的!而艾灸则是最好的祛除寒湿方法了,也是遏制恶化的最佳安全途径。
艾灸,公认的宫寒克星!
艾灸温补阳气、散除寒湿,正好克制宫寒!
原因如下:
1、是艾条燃烧的热力具有超强渗透力,可深入胞宫祛除寒湿之气,这也是艾灸和烤火的区别的区别所在,像普通之火的热力只在皮肤表面,而艾灸的热力能走经络,可以把因寒造成的冻结及淤血都化掉,使气血运行通畅。
2、是因为艾草的药性所致,艾草性辛温,能逐湿寒,活气血。艾草燃烧后,艾草的药效成份即精油物质会挥发出来,随着艾烟接触到皮肤,然后借着热力可以很好的渗透入经络中产生作用。两者强强联合,双重克制宫寒!
三伏天艾灸调理宫寒,效果最佳
三伏天,借助天时驱赶体寒。之前我们曾多次提到,“冬病夏治”三伏灸主要针对的是虚寒之证,在炎热的三伏天,借助天地之正气,加之艾灸的纯阳之火,是调理女性妇科疾病(宫寒)的绝佳时期!
三伏天调理宫寒艾灸穴位
1
命门穴
在督脉上,位于背后第二腰椎棘突之下与脐相对。命,人之根本也;门,出入的门户也。
艾灸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治疗女性虚寒性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等。
2
八髎穴
八髎穴不是一个穴位,它是一组穴位,所以合称一起就叫:八髎穴,有八个点,左边四个右边四个,分为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正好是在我们腰骶的部位。
在八髎区域进行艾灸,正是从外而内调理胞宫。冲脉、任脉和督脉也都起于胞宫。尤其对于生育和妇科问题的女性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神阙、气海、关元
关元“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神阙则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之称;气海“为男女生气之海也”!
神阙穴即肚脐,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刺激或施灸于神阙穴,便有调整阴阳平衡的功能。
气海穴位于脐下1.5寸,灸此穴对月经不调、崩漏、不孕有防治作用。
关元穴在肚脐下3寸,艾灸关元穴可增强人体阳气,补虚益损。对阳气不足,身体虚弱怕冷等症状比较有效,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
6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系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之会(三条阴经的交会穴)。通调脾、肝、肾,是为妇科必灸穴位。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三阴交穴的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强烈建议:各位女性灸友在艾灸腰腹部穴位的同时,每次都要兼顾下肢(腿部和脚部)穴位中的一两个(如三阴交、涌泉等),可以多用几个随行灸同时灸;也可以先灸腰腹部,再灸腿(更推荐同时灸)。刚开始每次每穴15-20分钟,循序渐进延长时间(加大灸量至一个艾柱灸完即可),一个礼拜内休息1-2天。
除了艾灸,这几个方法也不错
1
老姜煮水
老姜煮水用来泡脚,治疗宫寒的效果非常好。水温把控在40℃左右即可,水量以泡过足踝为度,到小腿中下三分之一处为最佳。泡脚时间以10-20分钟为宜。这个方法可以长期使用,调理寒性体质效果很好。
2
早起一杯姜枣茶
将大枣泡开,把枣皮剥掉,和老姜煮水加红糖,每天早上一杯,晚上不要喝,配合着泡脚效果最好。
请注意,这里一定要把大枣的皮剥掉。为什么呢?因为湿寒重的人大多阴虚火旺,也即上热下寒,剥掉大枣皮泡水,可以起到引热下行的效果。
3
干吃枸杞
这个方法适合刚生过孩子的朋友。这些人生完孩子后,气血亏损严重,可以每天干吃一小撮枸杞,记得不要泡水,直接干吃就好。坚持一个月,等下次月经来临,你可能会发现会排出大量黑色血、血块,这是很好的排寒现象。
日常生活习惯调节宫寒
01全面保暖,驱寒暖宫
给子宫保暖,注意给小腹、腰背和双脚保暖。尤其下身要少受凉,很多姑娘喜欢在很冷的天儿里露出脚踝、小蛮腰,长期如此是会导致宫寒的发生的,因此这绝对是要避免的。即使是在春夏之交也不要过早的暴露双腿,以防寒从脚下生。与此同时别让腰背受凉,不要久坐寒凉之地,否则寒邪会直击子宫。
另外特殊时期要多注意,月经期间、产后的女性身体相对都比较的虚弱,一定要避免过多的接触寒凉的环境。如大姨妈驾到时不要淋雨、不要涉水、也不要坐卧在寒凉的地方。如不慎受寒要及时补救,可热饮红糖姜水使身体发汗。
02
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
乐观心态化解体内郁气。重视自我保养、调节身心健康,做到起居有规律、营养均衡,及时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情和积极的处事态度,这样有利于储藏阳气。
“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身体各器官平衡调节的前提,是身体进行自我恢复、调整的重要环节,充足睡眠能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延缓衰老,平衡内分泌。
03
动则生阳,日常多运动
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多运动,锻炼身体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每天保证半小时的走路时间,能改善血液循环。
其中快步走是最简便的办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
此外,平日多用温水泡泡脚,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使全身温暖,对于预防宫寒也是不错的。
04
饮食调理,祛除宫寒
导致宫寒的部分原因是因为贪凉所致。因此不止是冬季,一年四季都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喝冷饮。性寒的食物,如西瓜、绿豆、苦瓜等也是要避免的。可以多吃些温经暖宫的食物,如大枣、核桃、花生等。
纯爱香颂
专业疗法,专业配方
这样艾灸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