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代鼎峰如何选股

怎样防止白癜风复发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520/4176397.html

本文由天弘基金不动产投资部总经理周靖宇推荐

金秋十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与鼎锋资产掌门人张高展开了一场关于成长股的深入探讨。这场探讨中,张高向我们展示了他多对公司调研的具体方法、如何有效辨识成长股,及其挖掘成长股的独到风格。

NBD:张总是做成长型股票为主的。在去年这种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仍然做得特别好,您今年的思路有什么变化吗?

张高:我们从今年下半年就在总结和反思。因为我们公司是从熊市中成长起来的,我们成立于年10月份,那时候大盘点,后来我们就开玩笑,说公司名字中“鼎锋”的意思就是成立于顶峰。

成立时,公司的管理规模是接近1个亿,今天我们的管理规模大概是30多个亿,相当于市场跌了60%,但我们的管理规模反而增加了30个亿。后来我们自己做了一个回顾,管理规模能够实现这么快的增长,最核心的要素还是因为不错的业绩,辅以我们的营销和渠道的开拓,因为我们管理的资金有一半来自于银行,特别是总行。

NBD:与大行的合作模式是怎样的?

张高:主要是有四大总行委托我们管理资金。银行以TOT(trustoftrust)的方式在全国寻找几个优秀私募基金组合在一起来管理投资股票的资金,这也是国际的主流管理模式之一,这个TOT每半年或者一年要淘汰一部分管理人,把做得相对差的淘汰,然后将其管理的资金逐步转移给做得相对好的。在四大行这几年TOT的排名中,我们要么就是第一要么是第二,因此跟四大行的合作比较顺利,管理资金稳步增加。

NBD:是业绩第一还是其他?

张高:业绩第一,因为一切都是以业绩为标准的,由于我们业绩做得好,并且比较稳定,银行就逐渐把排在后面的钱转给我们。

NBD:从鼎锋的成长经历来看,靠业绩说话显得更重要。

张高:确实如此。这几年资本市场资金是在持续流出的,今年也不例外。就我们从营业部了解到的情况,今年的A股市场主要是存量资金在折腾。即便今年的形势如此不好,我们还是发了单独的产品。正是靠着业绩,我们才做到今天这样的规模。

我们公司有一个显著的特点:管理者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不管是我,还有另外两个合伙人,都是来自于券商,本身并没有多少知名度。现在很多国内做得不错的私募,它的管理人往往都有基金经理从业背景,在行业里已经积累了比较好的声誉和知名度,他们“转私”就可以募集10个亿甚至20个亿。因为没有名气,所以我们做私募要更艰难。

我们是从1个亿的规模这样一步步做起来的,更多的是靠业绩和做企业的理念。此外,我以前做过投行,在云南电力做了四年的产业投资,相当于是管理实业运作,所以对企业的组织运作我自己有经验。坦率地说,私募行业的管理者很多都是基金经理出生,他对企业运作这方面的理念不一定非常到位。业绩、实业背景是我们的优势。

业绩方面,我刚看了一下排名,数据来自万得。过去三年,在排名前20的私募产品里面,我们有4只,我管了两只,我的另外一个合伙人王小刚有两只;时间拉长到过去五年,我们最好的产品也应该能够排在前10名。

NBD:您长期的业绩表现如此优异,是坚持了什么样的方法?

张高:最核心的有几点?

第一点,坚持选成长股的策略。这种策略比较契合这几年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因为在转型经济中没有牛市,都是结构性行情,只有部分行业有投资机会,我们正好就是抓有成长性的行业,抓成长性行业里面优势的个股。

成长股每年有30%~50%的增长,能做到50%~%这个增速那就是相当不错了,而且这种增速是可持续的。我们重点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honghuaa.com/zhfz/8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