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这块!”
“不中,最少!”
“里面有点包裹体,还能少点啊?”
……
11月8日凌晨4时,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曲阳镇兴西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的水晶大集已是熙熙攘攘,谈价声、议论声不绝于耳,原本寂静的村庄非常热闹。
记者在夜幕中走进这个苏北偏僻小村庄,实地探访该村村民是如何因水晶而兴,纷纷走上致富之路的。
水晶大集20多年后重生,小村庄火了
兴西村位于东海县房山镇、安峰镇、曲阳镇三个乡镇交界处,位置虽然偏僻,却盛产水晶。早在30年前,拥有余户村民的兴西村就有很多农户利用农闲时间挖水晶、磨项链,是东海出了名的水晶村。
也就是在30年前,兴西村悄然兴起了一个水晶集市,村民们将挖出的水晶原石、加工的项链等通过集市进行交易,一时间,吸引了周边不少顾客。然而,随着东海县城水晶市场成立,偏僻的兴西村因为交通不便,集市慢慢就没有人了。再后来,这个集市就断了。
集市虽然断了,但兴西人靠水晶谋生的本领并没有丢,相反,这么多年下来,靠着水晶产业,不少家庭通过水晶加工、直播闯出了一条致富道路。特别是近些年,在“双十一”等购物节的加持下,兴西村村民的水晶买卖生意越做越大,年销售额过千万的就有30家左右。如今,全村有超过70%的人口都在从事水晶产业,仅在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家购买水晶原石的就有30到40人,他们常年在世界各地购买水晶原石,往东海销售。
“我们村现在有这么多人在买卖水晶、直播卖货,能不能把以前的大集恢复起来?”年,兴西村党总支书记赵中刚到村里工作后,发现电商“人、货、场”三大因素,兴西村占据了二点。何不把断了20多年的水晶大集给恢复起来?
说干就干,赵中刚带领村支两委干部通过调查发现,全村超过九成的村民都愿意看到这个大集回归。为此,赵中刚趁热打铁,利用村党群服务中心前多平方米的水泥广场,设立一个农历逢五和逢十的水晶大集,免费为淘晶人提供一个买卖场所。“我们一共划了个摊位,一上午就被村民认领了,大集一恢复就吸引很多人前来,不仅有本村村民,还有从县城和周边村庄来的,就连徐州新沂的一些人也每集必赶。”一个小小的集市,让村民们站在村口就可以买卖产自世界各地的水晶原石,再通过跨境电商,将水晶制品销往世界各地。
11月8日,农历十月十五,凌晨4点,天还漆黑,通往兴西村的水泥路两侧早已停满了前来赶集的车辆。夜色里,前来买水晶原石的村民手持强光手电筒,时而走近摊点,捡起一块水晶原石,用光线照射,查看品质;时而蹲下身子,就一块晶体和卖家讨价还价,热闹非凡。从远处望去,犹如夜幕中一个个流动的“萤火虫”。“凌晨4点这里就开始交易了,到8点就散了。一个集市大约销售额可达到万元。”行走在集市间,赵中刚对记者说。
“有了这个集市,我们购料方便多了。”集市上,该村四组32岁的村民刘建鑫早早就赶过来,从摊位里寻找自己心仪的水晶原石。“买了多元的货,主要是用来加工水晶球。”刘建鑫说,“回去就开始切割加工。”谈话间,记者得知,刘建鑫从事水晶加工已有10多年,妻子则在淘宝上开直播卖自家生产出来的水晶球。“这几天单量一直突破千单,还雇了2名工人进行打包。”买完货,刘建鑫又匆忙返回家。
大学生辞职回家卖水晶,一年卖出多万
50岁的村民刘春华是兴西村典型的水晶从业者,打小就学会水晶雕刻和打磨,妻子也跟着学会了水晶打磨和抛光的手艺,两口子靠着这门手艺,日子过得很富足。两年前,儿子刘勰决定回家创业后,夫妻二人非常高兴也很支持。
26岁的刘勰在南京上完大学后,在南京一家企业工作了几年,看到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卖水晶富起来后,年,他毅然辞职回到家里,“一开始,我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上卖水晶,后来,我发现我们东海有不少人向国外卖水晶,我就决定也走这条路。”与大部分人通过直播卖水晶方式不同,刘勰找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他通过一些网站寻找国外批发商家,很快就打开了自己的销路。
走进刘勰家,除了卧室,所有房间几乎都被水晶占满了,就连上二楼的台阶都被利用起来摆放水晶。“我大概算了一下,今年光进货就花了多万元,到目前为止,今年已经销售了多万元。”刘勰笑着给记者介绍。一旁的父亲刘春华则抱怨家里空间有限,要不还能多备点货。
因为有父母帮着把关,刘勰卖出去的每件水晶产品质量都很好。“很多东西买回来还是比较粗糙的,我爸就会自己再加工一下,我妈再帮着抛下光,东西就不一样了,我们家三个人,刚好是一条龙生产线,他们保证货,我负责卖,也不用雇人,配合很好。”刘勰说,他现在固定客户有多人。与过去“双十一”忙得不可开交不同,现在的刘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