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过程中少不了家长与学校的培养,二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成长环节中缺一不可,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承担得起自己的责任。
时光飞逝,再过不久就又是一个寒冬了,平时走读的学生可能在家长的关心下,吃得饱穿得暖,但是住宿的学生可就不是这样了,尤其是中小学的学生,他们没有大学生那么多零花钱,所以很多时候根本不买不了生活用品。
住宿有多方便,学生在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就有多无助,有些家长为了省事将学生送到学校,也有些家长为了锻炼学生将其送到学校,总之,将学生送到学校的家长可能是因为忙等各种原因,但不会是因为不爱。
可是人的爱也是有度的,不同的家长表达方式就不同,例如这位家长,在寒冬来临之际,因为担心在学校住宿的孩子,早早地将厚被褥送到了学校,可是却没想到接下来看到的这一幕,会让自己这么心酸。
家长探望住校的孩子,看到同学床铺莫名心疼这是来自安徽的一位家长,虽然相对偏南方,但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还是会感到很冷,所以她第一时间将厚的被褥送到了学校,不过看到儿子邻铺的时候,她却有些惊讶。
原来,床上的被子十分单薄,除了一个床单,没有再铺其他的东西,而且被子也是薄薄的,问过这位同学,他也只是说自己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还没有送厚被子来,虽然年纪小,但是非常懂事。
家长也是有些酸楚,看不得学生受苦,于是匆匆离开学校又折返,原来是自掏腰包为学生买了一个厚实的棉被,红色的棉被,温暖着学生的心,这不是义务也不是责任,但是家长还是这样做了。
相信家长的做法不仅给学生很大的慰藉,还给自己的孩子上了一课,有这样的好家长,怎么会教育不出优秀的学生呢?不过这背后,也引发了众多家长的思考。
家长将学生送到学校寄宿就能撒手不管吗?会教育的家长绝不会这样做首先,将学生送到学校寄宿,并不意味着学生成长的过程不需要家长参与,很多家长都把学生送到学校之后就认为以后的几年都是学校教育,如果学生成长得不好,那就是学校教育的不好,这不是一个懂教育的家长能有的思想。
其次,家庭教育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家长的陪伴,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光靠老师教育也不行,只有家庭教育好的学生,将来才有更大几率成为一个优秀且性格没有缺陷的人。
再次,即便家长再忙再辛苦,也不应该缺乏对学生的管教,时间长了很容易产生距离感,等学生到了青春期,爷爷奶奶管教起来更加吃力,很多误入歧途的学生都是因为家长的疏忽。
综上所述,即便只能让学生住校,但寄宿也不是不闻不问,学校不能事无巨细,最起码生活起居家长要做好后备工作,否则将来等学生成才也不要渴望学生孝顺体贴,在教育学生的路上,家长决不能缺席。
为了避免自己成为这样的家长,应该做出哪些努力?一、家庭条件不乐观的情况下,与学生多多建立联系
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家长靠自身努力让学生读书是很值得钦佩的,但是平时也可以多抽空来看望学生,不要让学生觉得自己孤立无援,有家长的关心,学生才会有动力在学校里学习更多知识。
二、家庭一般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陪伴学生一段时间
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难处,学生放假期间可以将学生接到自己的身边,这样也不会让学生感到自己没人疼爱,经历一段时间的磨合,可以弥补一部分家庭教育的缺失。
三、家庭条件好的情况下,不要只忙着工作
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回家吃顿饭的时间,可能会失去很多生意,可是机会常有,学生的成长时光一去不复返,自己空有钱财,不会教育孩子,年纪大了也会感到后悔。
写在最后:我国的住校生不在少数,希望家长们都能够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既然把学生带到这个世界上,那就要好好教育,只有教育好了,才算是负责任的表现,希望学生们也能够健康成长,祝好!
今日话题:你认为家长们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让学生住宿呢?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三度知识知识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