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漳州6月1日讯(本网记者林永清卢丽娟文/图)“以前孩子们午休都是趴在桌子上睡,现在有床位可以睡了!”5月31日中午,在芗城第三实验小学,老师正引导着学生们排队、脱鞋,然后进入教室找到自己的床位午休。窗外,望着午休的学生们,校长王友晖感叹地说。
今年3月以来,漳州市芗城区逐步扩大课后延时服务开展范围,全区55所中小学,共1.5万余名学生报名。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后,如何解决学生们的午休问题?5月25日起,芗城第三实验小学率先“试水”,开展校园午休改革,学生们从以前趴在桌子上睡,变成有自己的床位睡,大大改善了午休质量。
王友晖告诉记者,芗城第三实验小学是新建学校,学校空间大,目前提供出四间教室专门供学生们午休,分别配备推拉式午休床、折叠式床桌及地垫式午休床三种午休床,“午休时间约为一小时,每间教室配备一名老师进行管理。”王友晖表示,目前该校中午留校休息的学生约有名,涵盖一年级到六年级,学校按性别和年龄段将学生们区分开进行午休。
据悉,芗城区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主要由国有企业漳州芗城教育投资公司牵头,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原则。芗城教投公司总经理石为民介绍,目前该项服务主要分为三类:午间服务,傍晚服务,“中午+傍晚”服务,收费上比校外午托机构节约费用50%以上,政府财政也给予一定补贴。
石为民表示,芗城区第三实验小学试点一段时间后,有关部门会将试用结果反馈给各学校,“试点成功后,我们计划于今年9月份在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的中小学校进行全面推广。”他同时也表示,考虑到芗城区一些学校建设年代比较久远,教室面积相对较小,公司将根据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配备相应的午休床。
来源: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