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驿站的女孩

深秋刚过,绵绵细雨,阴冷,潮湿。我举着伞踏着雨水,来到这个小区,小区的大门不宽,朝着大街北开,但院子往里走很深很阔。院子里有十七栋楼房,小区东墙边盖着一溜低矮小平房,最外边一间铁皮门上写着“菜鸟”二字,这是个“菜鸟”快递中转站。

我在深秋的绵绵雨帘里认识了她,她叫达达。

那天,我走进小区院子,脚下雨水滑了一下,身子向后仰倒,马上就要倒地时,一双小手使劲顶住我的腰,把我的肩膀用力地向前推。一个声音急切地响在耳边:“姐姐小心!”我没有摔倒,可是,小姑娘摔倒了,她从“菜鸟驿站”的快递车上斜着歪下来,车也翻了,一条腿被车压着,全身扑在地上,衣服也湿了。

她就是达达。是“菜鸟驿站”快递员,也是这个小区抗疫志愿者。她是年来到“菜鸟驿站”打工的,来时17岁,刚考入小城最好的高中。在这个驿站,她已工作了三年。

年早春,达达父亲车祸去世,家里的顶梁柱塌了。达达母亲是棉纺厂下岗职工,一直吃低保。高中生达达开始四处求职。

“菜鸟驿站”的老板轩哥还记得达达求职的场景。轩哥问:“能送快递吗?”女孩儿说:“能!”轩哥又问,家离这儿有多远?女孩儿说,她家在城乡接合部,离这有十几里地远。轩哥给女孩儿买了被褥,在“菜鸟驿站”搭了折叠床。女孩白天上课,下午下课就来“菜鸟驿站”送货。

轩哥说达达只要从学校回到“菜鸟驿站”,就不停地忙活,啥活都抢着干,分拣快递手脚麻利,从未出过差错。小屋也被女孩儿收拾得干干净净。轩哥想再雇个人送快递,这样达达只需要负责分拣和整理。达达说:“不用,那样你还要再出一份工钱。”轩哥愣怔了一下,眼圈儿突地红了。

时光如梭,轩哥对达达厚道,常在她放学前先把一份饭菜送到“菜鸟驿站”。而达达常常深夜还奔波在送快递的路上。

自从来到“菜鸟驿站”,达达心底像落了春雨被善意滋润,脸上微黄菜色慢慢消失了。达达爱笑,她总是唱着歌儿干着活,送快递也唱着歌儿。

年9月,树叶开始金黄,阳光不再灼热,只温暖地平铺在人身上。女孩儿考上了一所北京的大学。她在“菜鸟”打工,已提前把自己的学费赚出来了。走时,她对轩哥说,寒暑假还来“菜鸟”干活。轩哥说,你有事儿就打电话,缺钱了不要打工,来个电话就行了。达达看着轩哥,眼泪一滴滴落下来。

后来达达对我说,就是从那时起,埋藏在心底的感动,逐渐生长成大树,结出了初心里名叫“奉献”的果实。她在轩哥的“菜鸟驿站”感受到的温和善意,令她第一次有了一个愿望,这个愿望成了她今后向往的东西。大学她选择了“市场物流管理专业”,她说今后一定要努力为更多人做好服务。

她说,她得到了“菜鸟驿站”带给她的“暖和”,她要把这份“暖和”传递给社会上别的人。几年疫情反复,达达的学校开学又停课,开始较长时间上网课,达达返回家乡,她第一时间到轩哥的“菜鸟”上班,并报名做了小区志愿者。送完了快递,就给社区的人家送菜、送药、送水……

小区停电,她给住十九楼的祁奶奶送一包吃的上楼,累得瘫坐在楼道里。祁奶奶说自己孩子在国外,老伴过世早,现在老天爷给她送来个小孙女儿……

轩哥为达达配了一辆小电动车,方便她做志愿者,更好地为小区居民奔忙。

小区有几处爬满墙的紫藤。春天来时,阳光透过紫藤斑驳的影子照在“菜鸟驿站”的窗子上,女孩儿临窗而立,眯着眼睛打理快递柜。傍晚的落日慢慢西斜,紫藤叶子上落下金色的光。女孩儿还没有吃晚饭。轩哥喊她:“达达,过来吃饭吧!”她应声:“你先吃,我干完这点儿活再吃!”

秋天来时,疫情平稳,女孩儿返校读书,大二学期还未结束,她已考过了英语四级。轩哥在“菜鸟驿站”接到了达达的电话,她在“我向院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学生会换届,我还当选了校学生会生活部部长。”

风起,云彩被阳光照透。那一抹霞色七彩缤纷。祝福你,“菜鸟驿站”的女孩。(赵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honghuaa.com/zhsz/102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