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学校都延迟开学,不过最近也都陆续让学生们返校了,寝室里的东西过了一两个月也是落了不少灰尘,同学们回到学校后都得打扫卫生,尤其是部分老旧校区的学生,因为宿舍楼建设年代久远,设施较落后,老鼠这类生物很容易钻到房间里,甚至在里面安家落户,所以啊,回到去大搞卫生是必须的。
不过擦洗工作还是一天就能搞定的,扫地拖地、擦灰尘都很快可以弄好,但是床单被子洗干净再暴晒太阳就得一两天了,学生们从老家赶回学校本就已经很累,回到来还没干净地方休息,未免有点可怜呀。
河南就有一个学校的学生特别幸福,宿管阿姨在学生们回来之前帮他们把被子都拿出来统一暴晒,他们回来后就有干净舒服的被窝可以休息了,不过不知道阿姨们在收被子的时候会不会收错呢?
另外,也不是每个学校的学生都这么幸福,有不辞劳苦的宿管阿姨愿意帮忙做这个事情。他们回到学校还是得自己搞定,要在校园里抢占位置晒被子,尤其是宿舍走廊的栏杆、以及楼上的天台,这些阳光宝地都是非常抢手的,没抢到好位置的学生怎么办呢,就得在校园操场里找位置了。
毕竟床单被子这些放了这么久太潮湿,尤其是南方的学校,不晒一会睡起来会不舒服啊。
大学生“晒被子”的神操作,老师笑出眼泪,学校:不允许这样晒
不过啊,让学生们自己抢位置就晒出了五花八门的新花样,在草坪上晒的就用有直接铺上去的,有用雨伞的,还有用几张小凳子拼接起来再晒的,也有的学生找来一堆报纸垫着底下,还有的甚至在两课树中间绑一根绳子,然后把被子挂在上面。真的是什么法子都用上了。
有些学生就更有创意了,在草坪上找不到好的位置,或者是觉得草坪不够干净,就把念头转到了校园里的雕塑上,给雕塑围出了各种造型,不得不说,果然是大学生啊,想法非常有创意,很新颖。
大家看看这张图,拿着扇子的应该是诸葛亮,两位古人在商量书籍、谈笑风生,但是因为一张被子就变成了两位老人因为怕冷而盖上了腿,甚至感觉旁边还有个烤炉在烤火,从谈论史书一下子变为两位老人唠嗑。
再看这张,真的太搞笑了,两位古人被裹成了粽子,头上还放了枕头,这得有多“冷”啊,还是坐着的姿势,就像是两个坐着轮椅的人,动弹不得。
还有这张粉被子,本是严肃的雕塑,被弄得突然“萌”了起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到后期感觉就越来越过分了,不少学校就发通知禁止学生在雕塑上晒被子,因为这是我们的先辈,雕塑的意义就在于让后人、让学生记住先辈们的牺牲,他们对国家的贡献不容我们如此不尊敬,后人必须时刻保持严肃的认真的态度对待,虽然只是晾晒一两天的被子,但是确实是存在部分学生恶搞的态度。
这个雕塑就是在告诉后人,先辈曾经冒着生命危险,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国家的统一,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可是大家看看盖上被子之后变成什么?低俗的玩笑不允许在先辈们的雕塑上发生!
没有地方晾晒被子,可以在草坪上或者是操场的公共椅子上,觉得直接放上去脏就学习其他同学的做法,用伞、用凳子还有用报纸垫着都是很好的办法,可是对雕塑越来越恶搞,就会逐渐让学生们不懂得雕塑存在的意义,不懂得尊重。
这张“朱张岳麓会讲”是朱熹与张栻在岳麓书院,在学术方面的问题讨论了两个月,这一讨论促进了宋代理学心性论的发展,为后世带来深刻影响。
可就是因为部分学生不尊重历史,不懂得尊重先辈,雕塑就被画成了大花脸。这可比在雕塑上晾被子的行为严重多了!
中国几千年文化,能有今天的中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通过无数的先辈挥洒着汗水、拼搏着生命得来的,有古代先辈对中国儒家文化的开创,才有如今中国人得体谦卑的素养,有抗日战争时他们留下的鲜血,才有今日国家的强大。
当创意变成恶搞,当笑点是建立在不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那这个问题积累起来就是大问题了。
这是校园啊,是培育我们新鲜一代未来的地方,不能把这一行为当成玩笑一笑了之,学校必须要重视这个问题,要认识到严重性,要严肃处理!
虽然学生们找地方晒被子是情有可原的事情,但是个别学生越做越过界就是要严令禁止的,学校倒不如统一给学生们制定一些晾晒架子,然后给每个年级安排好晾晒时间,这样井然有序,也能给学生解决问题。
学生的成绩、做人道德素养很重要,但是学校既然建立雕塑去纪念历史,那么就要教会学生尊重历史,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引导他们在学习的同时,还得知道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来自于先辈们的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