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ldquo甘rdquo为孺子

年已是甘璐驻村的第三个年头。三年的时间里,他义无反顾地扎根基层,甘愿作群众的“孺子牛”,认真履行“领头雁”职责,以坚如磐石的信念、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带领策勒县固拉合玛镇托格拉吾斯塘村走向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帮带为先建强“战斗堡垒”

刚来到托格拉吾斯塘村,甘璐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村委会落后的基础设施。会议室面积小,办公桌椅数量也不够,开会时,部分干部只能临时加个小椅子坐在旁边。甘璐心想:“办公场所保障不了,怎能发挥好阵地作用?”随即向后盾单位策勒县财政局汇报,争取到完善村级阵地建设资金、文化活动资金35万元。不到两个月时间,联合办公室、村级活动中心办公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硬件设施完善了,提高村干部能力素质这一软件也要跟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村级储备年轻干部综合素质,甘璐制定了“一帮一、一带多”帮带制度,通过设岗定责,与工作队、村干部实行捆绑考核,大家责任在肩,想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越来越高。“在甘书记的帮助下,我们有了好的办公场所,大家在一起学习,互相交流。甘书记和工作队坚持手把手教、面对面讲,我们的工作思路越来越清晰。”托格拉吾斯塘村村干部苏迪耶自豪地说。

兴业为基找准脱贫路径

托格拉吾斯塘村贫困人口多,但村民增收渠道少,富余劳动力缺技术制约着村民增收致富。甘璐与村两委班子研究,坚持“志、智”双扶,在产业带动、促进就业上下功夫,因人施策,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确保扶贫措施“对号入座”,精准到户到人。在入户过程中,甘璐发现部分村民虽有意愿外出务工,却因家里有牛、羊等无人照料,无法实现外出就业。甘璐想到,将原先各户散养的羊、牛等集中养殖,到年底给村民分红,既可以节省劳动力,又可以进一步提高村民养殖收入。经过村委会研究决定,甘璐立即整合各项资金,建起平方米的村级养殖合作社,解决了村民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甘璐配合镇政府引进内地服装企业在村里建起了服装厂,积极主动协助服装厂解决生产中的水、电、周边环境治理等困难,现在的服装厂已就业妇女余人,每月都有稳定收入。阿依古丽·买买提在服装厂就业,既可以上班挣钱,改善生活条件,又可以照顾家庭,这让她开心不已。“自从有了这个服装厂,我也可以靠自己挣钱了,这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恩政府的关心关怀。”阿依古丽开心地说。“甘书记能力强、办法多,在他统筹指导下,我们村现在有养殖场、服装加工厂,提供就业岗位近个;村里还有了建筑施工队,45名瓦匠有了用武之地;调整种植结构,种了30亩白菜、50亩玫瑰、亩洋姜……预计今年村民能户均增收元。”说起甘璐,村党支部书记依明江总会竖起大拇指。

甘于奉献心系百姓疾苦

在甘璐胸前的口袋里,始终有一个记着村民大小事的小本子,记着村民的困难,也见证着甘璐将村民的事永远挂心间的胸襟。为使村民充分感受到党的温暖,甘璐组织工作队员、村干部以及党员群众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自己挂帅当队长,定期带领服务队入农户唠家常、在田间地头做宣讲,开展各类志愿活动38场次。在他的帮助下,学生们用上了爱心募捐的套课桌;村民如孜托合提拿上了工作队帮忙追回了3年的欠款……一件件实事好事,提升着村民的幸福指数;一座座规模化养殖棚圈和扶贫车间,连接着村民的致富梦想;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照亮着村民的致富路。为了村里的百姓,甘璐用真心真情和实际行动诠释着第一书记的工作态度和担当。“号角声声催征人,牢记使命勇担当。我们一定投入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甘璐满怀信心地说。来源:和田日报(ID:htrbwx)记者古丽阿亚提推荐阅读◇开幕!◇都定了!◇新歌发布和网红达人签约助力墨玉旅游业发展◇地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贴心服务赢得好口碑

编辑:梁孝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honghuaa.com/zhsz/76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