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成芒武穴市捐资助学工作掠影

黄冈日报通讯员程斌

阅读提要

今年截至目前,武穴市教育局基金会共接受社会各界助学资金余万元。捐资助学金全部用于基层学校疫情复学复课、汛期灾后重建以及资助贫困学生,其中一笔高达万元的助学资金来自运鸿集团“李玉保教育扶贫基金”。

今年是特殊而不平凡的一年,受疫情和汛情的叠加影响,武穴市教育系统承受巨大压力,正常的财政资金投入已难以满足该市多所学校陡然增加的需求。

在向上大力争资的同时,武穴市教育局决定成立捐资助学专班,积极寻求社会资助。截至目前,武穴市教育局基金会共接受社会各界助学资金余万元,其中一笔高达万元的助学资金来自运鸿集团“李玉保教育扶贫基金”。

该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程小斌介绍,“捐资助学专班成立,就是为了争取最大的社会支持,捐资助学资金全部用于基层学校疫情复学复课、汛期灾后重建以及资助贫困学生,目的是为了让教师体面地教,孩子安心地学。”

求学路上一个不少

武穴市田镇办事处距市城区4.6公里,工业发达,大多学生选择去城区就读。田镇中学只有名学生,其中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18人。

该校小舟舟(化名)家是低保户,父亲瘫痪在床,母亲失联,疫情期间奶奶和叔叔相继离世。

因为基础差,甚至连简单的拼音都不会,小舟舟成了班上的后进生。“孩子一直无人照顾,在学校,因为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他的作业还能按时完成,可周末回家,作业就很少做了。”田镇中学一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干圆圆介绍道,“周末回家,他需要照顾爸爸。”

因为经常做家务,小舟舟在平时的劳动中,显得有点特别。洗手用过的水要先拿去洗抹布,再去洗拖把,最后拿去冲厕所。拖地的时候,他先用手把拖把头上的水拧干,再进行拖地,还会用力地旋转拖把。干老师说,只要教室的地被拖得特别干净,就知道是小舟舟值日。

“小舟舟身上有一种保护膜,非常敏感,善于融入集体,让人看不出来是困难家庭。”校长干淑银介绍,其实孩子的处境非常艰难。学校开运动会,其他小伙伴为班上凑一些费用,小舟舟就通过捡废品,将换来的钱全部留作班费开支。

11月13日,运鸿集团“李玉保教育扶贫基金”捐赠该市教育系统万元,其中万元帮助学校进行复学复课,万元用于资助困难学生。目前,已对近名贫困学生按照每生0元标准进行了资助。

小舟舟也得到了0元资助。校长干淑银松了一口气:“孩子的代收费和平时的生活费用终于有着落了。教育局拨付的财政资金也基本能填补田镇中学灾后重建的资金缺口。”

复学复课一刻不停

汛情期间,洪水漫进校园。田镇中学最深处超出1米,甚至漫过了学生的床铺。当时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救助下,该校动用了铲车,对孩子们进行了紧急转移。学校固定的设备乙醇灶、蒸饭机因无法转移,损毁严重。

洪水退去,学校聘请40人,对校园进行清洗、消毒,重新添置厨房设备。干淑银说,灾后重建工作,我们都是赊账赊出来的。学校对受雨水浸泡的教学楼和寝室都进行了重新装修,一起背负了七八万元债务。事后经该市教育局研究,一次性拨付财政资金10万元对学校进行灾后重建扶持。

“我们整个田镇一学期的办公经费要20万元,加上防汛期间各种其它费用开支,远远不能帮助基层学校解决问题。基础设施改善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田镇中心学校校长周坤良介绍,“政府投入只能改善基础设施,而今年开学,最急的需求在于改善学习环境。”

今年8月,酷暑难耐。复学头几天,该市实验中学教室四个吊扇同时开着,呼呼作响,但老师和学生仍是大汗淋漓。

“受疫情影响,孩子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老师又在不停赶进度,既要巩固线上学习成果,又要传授新的知识。”该校教师文小林表示,“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很艰辛,教学效果很难保证。”

没过几天,该市教育局基金会就将52台空调和电子白板安装到实验中学。走进教室,安静凉爽,“新的电子白板配有手写功能,省去擦黑板时灰尘满天的烦恼,还能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又快捷。”教师王一明津津乐道地进行演示操作。

武穴市教育局基金会会长胡志华说:“李玉保教育扶贫基金为教育系统解决了很大问题,既助推了我市教育现代化进程,又解决了防疫防汛期间学校基层投入不足问题。”

(编辑:李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honghuaa.com/zhzp/105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