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对于大学生们来说,住宿也是校园生活的一部分,为了能获得最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大家都会悉心布置自己的小天地,相关的用品也会精心挑选。不过,最让大家苦恼的,应该就是经过漫长的寒暑假后,又需要重新打扫一遍蒙尘的宿舍了,特别是好几个月塞在柜子里没怎么用的生活用品,必然要细细清洗一番。
大学生雕塑上晒被子,各种骚操作笑翻网友,网友:容易令人想歪
在众多的生活用品里,被子可能是最难清洗的,不仅仅是因为宿舍的空间局限,还因为这些被子实在是太厚重了。不过,这可难不倒各位机智聪明的大学生,他们会利用各种物件,将被子洗的焕然一新,还能完完全全地晒好。
除了大学生们自己动手,有些大学还会提供相应的清洗服务,保证大家经过几个月的休息整顿后,能够回到宿舍就看到被洗得干干净净的被子。当然,这样的服务始终还是少数,大多数的院校,都是需要亲力亲为的。
虽说返校之后,不是所有的被单都需要重新清洗一遍,但学校如果位于潮湿天气相对较多的地区,那这些床上用品必然是要彻底晒晒,才能祛除霉味。那么,此时就得想方设法找个可以完全接收日照的地方了。
但是,院校能晾晒被单的区域就这么大,学校的同学这么多,如何来处理这一问题呢?这些同学直接把被子放在了公共区域的草坪地,甚至是形象各异的雕塑,也难免成为了暂时“晾晒”的架子。
在五彩斑斓的被子天地中,大家才发现,这些被子不仅仅受到了完全的晾晒,还歪打正着地装饰了学校这些雕塑,看起来非常的生动。
就像下面这张图,两个雕像之间,横着浅蓝色的棉被,乍一看,还有些莫名其妙的融合,仿佛天生自带的保护设备。
虽说巧妙利用晾晒区域可以带来不错的效果,但我们也要意识到,这些雕像的设置,原本是为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学校形象的展现,被铺晒了无关的东西,还是有些不太妥当的。
毕竟能晒的地方实在是太少了,这也是同学们迫不得已而为之的,针对这个问题,学校方应当多拓展晾晒区域,帮助大家解决这方面的难题,对校园文化和自己也是种尊重。
提供新的晾晒区域是个可行的方法,其次学校也要好好监督这类行为,对于雕像或公共设施有蓄意破坏行为的同学,要认真教育和批评,毕竟是成年人了,也要明白这些行为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后果,以及如何去规范自己才是最为恰当的。
毕竟是辛苦雕刻且专门摆设在校园中的雕像,这些人物的贡献和精神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像晾晒到雕像的行为,虽说不是故意的,但也得有一定的敬畏之心,从这些小行为上进行约束,方能在德行上有不错的培养。
素质的体现,往往在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特别是寄予着无限希望的青年一代,要规范好自身的行为,晾晒到合适的地点,而不是随意在雕像上进行“创作”。
也许有网友会说,只不过是暂时借个晾晒的位置,不必如此地进行为上的约束,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这些人物不仅仅是摆设的存在,他们设立在此处是有理由的,无论是对于社会的推动,还是个人的精神,都值得在校的同学留有尊重。
就像晒被子这一小行为,其实也能体现个人的品德素质。作为立足的基本素养,品德必然是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