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 http://m.39.net/pf/a_7082970.html
自治区“访惠聚”活动开展已经两年多了,千千万万的干部们扑下身子,扎根基层,了解群众冷暖、基层实际情况,也通过努力,让村里的老百姓慢慢过上了好日子。这两年多,基层中涌现了不少优秀的“访惠聚”典型,那些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各族群众的赞誉。由自治区“访惠聚”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最后一公里》协办的以“访惠聚”之星、第一书记风采、草根宣讲达人、精准扶贫案例、美丽乡村故事等为主要内容的“五个”新作为展示活动启动已经推出。
今天《最后一公里》推出——“‘访惠聚’之星”第三期,下面就跟着公里君一起来看看,TA们作为“访惠聚”之星,是如何做的?
了不起的“巴哈尔古丽”——记自治区水利厅住和田地区策勒县博斯坦乡乃则巴格村工作组组长张微
“父老乡亲们,我们是水利厅第三批‘访惠聚’活动住村工作组,来之前我就听说前两批工作组都干得很不错,我呀,就想跟他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干得更好些,以后啊,大家就叫我‘巴哈尔古丽’吧……”
自称“巴哈尔古丽”的,是自治区水利厅住博斯坦乡总领队、住博斯坦乡乃则巴格村工作组组长张微。今年2月,她带领自治区水利厅5个工作组31人来到策勒县博斯坦乡,并担任住乃则尔巴格村工作组组长,开始一年的住村生活。
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现代文化的东风吹进来
“现代文化的东风吹进来,‘去极端化’的雾霾自然就会被吹散。如何让现代文化的东风吹到村子里来,吹到每家每户去,吹到每个村民心中,这就是我们要干的工作。”每每谈及“去极端化”工作时,张微总是这样说。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张微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每一次入户走访、村民大会、专题活动、巴扎天,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同时协助村委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严格落实各项维稳措施,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抓好“三支队伍”尤其是教师队伍建设等等。
张微还号召工作组成立宣讲小队、民生建设小组和信息联络小组等内部组织。以每周四支部会议为抓手学好各项政策,以每周日工作例会为抓手,一周一小结一考核形式传导压力、督促落实。
带领村民外出参观学习
如今,年轻人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了,村民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都有了较大的转变。看着这些,张微脸上的笑容也愈加灿烂了。
“微行动”的诚意透出来
住村以来,张微坚持将“为百姓谋福利”放在工作第一位,坚持把握“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的原则,扎实推动各项工作。住村之初,工作组成立临时党支部,集体研究制定全年工作计划、分月工作方案、各项专项计划,充分调动工作组成员个人才能,明确个人职责分工。
同时,张微积极协调联系、主动对接,督促水利续建项目建设实施,协调开展博斯坦水库前期勘探及设计、争取到水土保持土地整理等项目,破解博斯坦乡吃水难、用水难问题。争取52万元的村民服务大厅项目、50万元的乃则尔巴格村南疆示范养殖项目、25万元的水利厅非水利民生项。一件件、一桩桩惠民工程,改变着博斯坦乡的整体面貌。一个个“微行动”,让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温暖、感动充溢着乃则巴格村的角角落落。
走访入户
基层组织建设强起来
“要干好‘访惠聚’工作,首先我们要抓好自身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啊!”这是张微住村后对住村干部说的第一句话。
住村以来,张微带头组织开好党务联席会议,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与村党支部每周召开一次党务联席会议,制定村党支部委员岗位职责和人员分工,对无职党员落实岗位联事制度,并成立四个党员小组,多方协调,组织村干部参观学习先进村管理经验……
乃则尔巴格村党支部书记说:“在工作组和‘巴哈古丽’的传帮带下,大家的工作思路越来越清晰了,以前是催着干还干不好,现在是抢着干,还出成绩!”(自治区水利厅住和田地区策勒县博斯坦乡乃则巴格村工作组供稿)
让全村焕发青春风貌的小伙子——记阿克苏地区环保局住库车县阿克吾斯塘乡吐尔塔木一、三村工作组组长杨云尧
年元旦刚过,阿克苏地区第三批“访惠聚”活动人员名单公布出来后,地区环保局不少干部职工就开始议论:“杨云尧才参加工作三年,能不能担起工作组副组长的重担”、“那个小伙子的爱人四月份就分娩了,他能不能处理好住村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杨云尧没有基层工作经验,不懂‘双语’,在农村开展工作会不会非常吃力”。面对这些议论,杨云尧总是笑一笑说道:“我会努力的!”
与村党支部书记结对子——这一握包含了团结协作和彼此的信任
年轻散发着他的朝气和活力
2月1日,带着亲朋好友的叮咛和单位领导、同事的嘱托,杨云尧与工作组其余四人来到库车县阿克吾斯塘乡吐尔塔木三村住村,大家刚摸清村情民意积极谋划今年“访惠聚”全年工作的时候,原组长魏宏前被抽调到库车县哈尼喀塔木乡集中整治工作队工作。杨云尧没做太多考虑,凭借着年轻人那一股子冲劲主动向派出单位申请担任工作组组长一职。就是凭借着这股子冲劲,杨云尧带领的阿克苏地区环保局工作组一直散发着一种敢想、敢干、敢拼的精神。
年轻体现着他的创新和拼搏
从前两批工作组手中接过接力棒后,杨云尧把“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确保“水流走了石头还在”作为今年工作组下大力气主攻目标之一。每个月25日-28日,杨云尧都带领工作组与村“两委”共同梳理本月“十项工作制度”执行情况,并进行为期三天的公示,这样既理顺了村“两委”的工作思路,又提升了村“两委”在村民心中的满意度。
杨云尧还创新筹划,与村“两委”成功举办了“吐尔塔木三村第一届‘致富之路’微论坛”,论坛通过邀请本村在脱贫致富方面表现突出的三名优秀青年现场讲述自己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互动交流答疑解惑的方式,为贫困户寻找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的脱贫致富路。
组织筹办“团结之花”绘画班
为做好“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和库车县“四项行动”计划的宣传工作,杨云尧利用工作组成员阿布都克然木·吐松同志擅长绘画的优势,与村“两委”积极协调、共同组织筹办了“团结之花”绘画班和绘画宣传队。通过让宣传队在大街小巷、房前屋后的“宣传墙”上创作宣传壁画的方式美化乡村、净化心灵。
年轻赋予着他更多的责任和压力
在来村里的第一个月里,杨云尧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他总说自己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如果不加强学习很容易就会“迷了路”。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杨云尧几乎学完了所有“访惠聚”活动有关的文件资料以及前两批工作组的好经验、好做法。
实地勘查、规划标准化牛羊圈建设
如今住村4个月了,在杨云尧的带动下,村里的养殖合作社成立了、标准化牛羊养殖基地建起来了、20多处老旧线路更换了、10余处因水渠阻隔造成的出行难的问题解决了、户贫困户的脱贫有办法了、村里的年轻人都“忙”起来了、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多起来了、村干部心里的石头也落地了。说起杨云尧,吐尔塔木一村、三村的村干部和村民们评价大多都是:“杨组长是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是个聪明、敢闯的小伙子,他让全村都焕发着青春的风貌。”(阿克苏地区环保局住库车县阿克吾斯塘乡吐尔塔木一、三村工作组供稿)
付出真情换亲情,献上真心赢民心——记克州发改委住阿图什市松他克乡硝尔鲁克村工作组
初夏时节的硝尔鲁克村宁静和谐,新一轮“访惠聚”工作开展以来,克州发改委住村工作组牢记宗旨,接稳抓紧“接力棒”,持续用力,抱着对新工作的期待,开启新的征程,谱写住村工作新篇章。
掐“软”治“散”焕发基层党组织新活力
去年,一顶“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帽子,扣得硝尔鲁克村“两委”干部抬不起头来。新一轮住村工作开展后,工作组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村党支部班子的根本问题在于凝聚力不强,村干部工作主动性差,随后,工作组深入分析组织建设中产生的问题,制定整顿方案,对症下药,有序推动整顿转化工作。
整顿先从改变面貌开始,工作组鼓励引导能力强、敢吃苦、肯奉献的年轻人进班子,使班子45岁以下的成员达到70%。大学毕业生吾守尔江成为新的村支书,他在工作中有想法,行动中充满年轻人的朝气,立志带动新班子焕发活力。
入户走访
为提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水平,工作组和村委会共同制定了考勤管理制度,全面规范效能建设,落实坐班和外出请销假制度;村干部与工作组组员混编成组,制定责任分工,坚持每周召开村工作布置例会、组织“三位一体”集中学习和总结研判会,坐到一起理清工作思路,商定工作方案,研究解决问题,让村干部唱主角,村委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叙鱼水之情
“进门一声问候、见人一张笑脸、宣讲一腔热情”工作组和群众进行心贴心的交流。5小队的比吉古丽与前夫因财产发生纠纷,工作组迅速与村委会联合派出所妥善解决了矛盾纠纷;6小队的赛力古力报考公务员考试,工作组帮助她辅导考试课题,打印准考证;2小队哈丽旦古丽在整理田地时不慎引燃防护林,村委会及住村工作组人员协助消防员迅速将火扑灭,挽回元的经济损失;先后筹集余元对22户“四老人员”,宗教人士11户进行了走访和慰问……
走访宗教人士
在一件件小事中,村民们与工作组干部的心越拉越近。
心系村民谋幸福惠民工程助民富
民生,是住村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工作组紧紧抓住民生建设主旨,尽一切可能为村民谋福祉。
住村后,针对村民反映的各类民生问题,工作组第一时间抓落实,出实招、硬招。发挥职能优势与水利、教育、住建局、鼎盛燃气公司等部门密切联系,申报启动了“双语”幼儿园、燃气入户、供水等民生工程,真正把资金用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用在最能争取人心的项目上,切实把好事办好、办到群众的心坎里。
工作组合影
住村工作近两个多月以来,硝尔鲁克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路灯亮起来了,环境整洁干净了,天然气通了,村民们都乐呵呵得称赞:“共产党亚克西、村委会亚克西、工作组亚克西”。
一个个惠民工程的实施,悄然地改变着百姓的生活,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爱民、惠民、亲民的举措,筑起了硝尔鲁克村百姓走向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中国梦。(克州发改委住阿图什市松他克乡硝尔鲁克村工作组供稿)
“这是我的第二个家”——记布尔津县招商局住布尔津县阔斯特克乡哈拉墩村工作组组长陈勇
“这是我在村上的第三年,这是我的第二个家,眼瞅着村里一天一个样儿,还有大伙儿和暖的笑容,苦点儿累点儿我都乐意!”说话的是布尔津县招商局住阔斯特克乡哈拉墩村工作组组长陈勇。
年,他和哈拉墩村里的哈萨克兄弟姐妹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年,他是哈拉墩村工作组的一员、也是村党支部副书记,主抓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年,他继续住村为村民服务,当村民知道他要留下来时,个个都满心欢喜,他们明白跟着陈组长每一步都走得稳当扎实,如同抬起头就会看见阳光。
加强基层组织夯实基层根基
三年前,陈勇刚来到哈拉墩村,那时村委会院内杂草丛生,零星有几个村民会来这里办事。现如今,村委会地面硬化了,有了乡村大舞台、篮球场、活动室。每到傍晚,院子里聚满了村民下棋、跳舞、看书、打球、排练节目,一派欢声笑语。
陈勇接待反映问题的群众
为加强组织建设,他按照“星级化”创建的标准,明确了村班子的分工,推行“周学习、月述职、季考核”办法,落实民主管理“两会两票”的实施,坚持“三务”公开,成立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站,不断推进村级事务管理规范化,提升了村“两委”的管理能力,做到了村里的事情百姓说了算。
重视百姓生活贴近基层群众
“在最基层的地方,就要做一些朴实的事情。”陈勇总这么说。年2月25日,第三批工作组开始住村,他带领工作组成员积极走访入户掌握村民的困难,想方设法解决村民反映强烈的问题。牧民反映该村旁边的河上没有桥,转场的时候要多走20公里才能过河,如果能在河上修建一座牧道桥就好了。在掌握这个情况后,陈勇携手村“两委”积极与县畜牧局联系争取项目,餐风饮露、没日没夜的历经一个多月时间,一座崭新的桥梁新月一般横跨在河面之上。
该村牧民木拉提说,“我们现在叫这个新桥为‘便民桥’,给我们转场节省了很多时间,这都是村‘两委’和工作组办的好事啊!”
想办法出主意带领村民致富
在住村工作中,他想尽办法争取有利于哈拉墩村民的民生项目。通过与村“两委”班子认真分析,征求村民大会意见后,疏理了8个方面急需要解决的工作,目前已完成4件,争取安居房项目建设22户,其中14户主体已完工;解放思想调整种植结构,协助村“两委”推广膜下滴灌亩,提高单产增加百姓收入;联系县交通局解决了3公里道路铺油的问题,方便了群众出行;多方筹措资金为村上建立了平米的晾晒场,解决了村民没有地方晾晒农作物的问题。
为村民发放鸡苗
为了发展村特色产业,为群众创收,在他的努力下哈拉墩村成立了妇女创业培训基地,现有40余名家庭妇女通过哈萨克刺绣培训获得技能证书,通过培训基地这个平台联系订单刺绣产品,预计每人每月增收元。(布尔津县招商局住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阔斯特克乡哈拉墩村工作组供稿)
三次住村发声亮剑筑牢民族团结防线——记克拉玛依市委党校住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中兴路街道跃南社区工作组组长波尼亚明
从最初的恶语相加到现在的一致好评,从冷嘲热讽到全部转化——三年的“访惠聚”经历,让克拉玛依市委党校住跃南社区工作组组长波尼亚明·巴依尼扎尔更加坚定,只要有满腔的正义和热情,敢于发声亮剑,积极宣传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对冲极端思想,点对点开展宣讲,就可以让一个又一个重点人员转化过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如今在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提起工作组组长波尼亚明·巴依尼扎尔,没有人不伸大拇指。
第一年:在骂声中找准切入点
三年前,当波尼亚明来到白碱滩区北坡社区开始了他的第一批“访惠聚”工作时,迎接他的不是笑脸,有时甚至是辱骂和口水。为什么对他冷嘲热讽?为什么对工作组恶语相加……波尼亚明也在寻找原因,“做好‘访惠聚’工作,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坚定的立场,还要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和掌握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知识和宗教常识,要从民族文化和心理方面改变他们,找准宣讲切入点。”
为拉近与居民的距离,波尼亚明带领工作组先从帮助居民解决家庭困难开始,让重点人员明白“帮助”的价值,赢得他们的心。为了增强宣讲效果,波尼亚明还将转化重点人员吸纳到宣讲的队伍中,让他们参与到社区管理和建设中,得到居民认可,感受自身价值。
组织开展联席会
“访惠聚”第一年,波尼亚明共入户宣讲近次,开展了26次专题讲座,转化了16名重点人员,帮助12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他带领的工作组也获得了克拉玛依市第一批“访惠聚”优秀工作组的称号,他本人也被评为自治区“访惠聚”优秀工作组成员。
第二年:宣讲工作有声有色
跃南社区是自治区的重点社区,有37名五种人员,5个重点人员,3人属特殊群体,维稳的任务非常艰巨。年,带着组织的重托,波尼亚明又开始了他的第二批“访惠聚”工作。面对一个自治区重点社区,如何发扬以前的好做法、不断创新工作新方法提升工作成效呢?他又做起了大文章。
为了做好社区女性重点人员的宣讲,波尼亚明动员自己的妻子加入到跃南社区“去极端化”宣讲队伍中来,让她与社区的女性工作人员一起入户宣讲,获得了居民的高度认可。
为扩大宣讲的影响面、增强效果,他积极借助社区联点单位和共建单位共同参与宣讲,在他的努力下,克拉玛依市委党校作为联点单位,每月派老师到社区开展免费宣讲;社区的10个共建单位,将居住的跃南社区的职工动员起来主动承担社区维稳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大宣讲格局。
开展宣讲
年,波尼亚明再次获得了自治区优秀工作组成员的表彰,也成为了克拉玛依市优秀宣讲员。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社区居民、单位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第三年:大胆创新长效机制
今年,在跃南社区居民联名写信挽留下,波尼亚明继续留在了跃南社区。在他的第三批“访惠聚”工作中,“如何打造永不走的工作组”成为波尼亚明新的思考。
他将能够担当维稳宣传重任的、非常可靠的5位维吾尔族居民吸纳到工作组来,这5名“编外”成员与工作组其他成员一对一结对子,工作组每次进行入户访查、维稳宣传时,这5位维吾尔族同胞都会参与进来,成为维稳工作中的义务宣传员。
在社区一晃就是三年,波尼亚明通过努力,先后为35名孩子安排了工作,通过他的宣讲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居民了解了“古兰经”中所真正倡导的是什么。波尼亚明说:“这三年对他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最有成就、最踏实的三年,今后将更加努力做好促进民族团结的工作。”(克拉玛依市委党校住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中兴路街道跃南社区工作组供稿)
-End-
编辑/栾丹妮
推荐阅读访惠聚“五个”典型人物故事开始征集啦!
“访惠聚之星”第一批5人事迹公布,看看有你认识的吗
“草根宣讲达人”第一批5人事迹公布,速来围观~
这样干才能当书记!首批“第一书记风采”公布!
“访惠聚”之星必备哪些“技能”?看了你就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