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青春痘治疗 http://m.39.net/pf/a_8740651.html
提到我国商界雷厉风行的女强人,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董明珠。
董小姐中年丧夫,一个人带着幼子,36岁在职场上从头开始。
硬生生把一手烂牌,打出了王炸。
其实,在我国,还有一个人,出身贫苦,却凭借自己的敢闯敢拼,同样将一手烂牌,打得风生水起。
这个人就是香江集团的创始人翟美卿。
(翟美卿)
翟美卿是个不折不扣的穷苦人家的孩子,从小与家人蜗居在广州昏暗的旧房子里。
长大之后,她一门心思想要做生意,出人头地。
23岁,她凭借灵活的头脑和吃苦耐劳的性格,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万。
本想拿着这笔钱在北京大展拳脚,却在开工厂期间,遭到入室抢劫,差点丢了性命。
回广州养伤时,她认识了老公刘志强。
年,两个人携手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金海马家具商场,生意火爆异常。
随后5年,连锁家具商场席卷全国,翟美卿迅速成为国内家具连锁的第一人。
年,商业版图已包含家居连锁、房地产、商贸物流、能源、金融、健康医疗等领域的香江集团,年收入超千亿。
翟美卿和丈夫更是凭借超百亿的身家,上榜胡润全球富豪榜。
她是如何白手起家,一步步实现人生目标的呢?
这还要从她贫困的童年说起。
年,翟美卿出生在广东广州。
别看她是地地道道的广州土著,但是从小家庭就比较清贫。
从出生,她们一家六口就挤在卢排新街的一间“老破小”里。
她和一个姐姐、两个哥哥挤在临时搭建的阁楼上,爸爸妈妈睡在阁楼下。
夏天的晚上,闷热难耐,难以入睡。
小美卿时常一边听着哥哥震耳欲聋的呼噜声,一边幻想,什么时候家里能换个大房子。
(翟美卿全家福)
那时候,爸爸妈妈都在国营单位上班,爸爸是建筑队队长,妈妈在百货公司做售货员。
虽然每天忙忙碌碌,早出晚归,微薄的工资也才够全家人的温饱。
但爸爸妈妈坚定地认为,稳定的国营工作才是正道。
翟美卿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家里有什么好吃好喝都惦记着她,但她依然瘦骨嶙峋。
面对10岁体重才30斤的翟美卿,同学经常嘲笑她是“怪胎”,她也总是受到学校同学的欺负。
父母和哥姐的疼爱,造就了她活泼、大胆、不服输的性格。
但凡欺负她的那些“小霸王们”,也没有好果子吃。
别看翟美卿活泼好动,爱和问题学生正面刚,但是说到学习,那可是让父母相当省心。
初中时,她还被老师挑进了尖子班,成为全家人的希望。
尤其是为了生计被迫放弃学业的爸爸,期待着美卿能一圆他的大学梦。
年,翟美卿顺利被高中录取。
也是在那一年,市场经济的春风,吹到了她的家乡。
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还是周遭的环境,都开始悄然变化。
街道上,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街坊们,大谈特谈个体户的生意经。
美卿有个女同学,原本和她家庭条件差不多,很少有零花钱。
突然从某一天开始,这个女同学经常换新衣服,什么时髦穿什么,还请美卿吃零食。
仔细询问才知道,原来是这个女同学的哥哥,在广州火车站附近开了个摊位卖衣服。
正因为家里有了个体户,一家人的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
这让翟美卿那年轻不服输的心,开始蠢蠢欲动。
虽然人还在教室里,但心早就飞远了。
思考再三,美卿鼓起勇气和父母说出了退学做生意的想法。
这让保守了半辈子的父母难以接受。
一直以来,他们都对这个头脑聪慧的小女儿寄予厚望。
他们实在想不通,妥妥的一个大学生苗子,怎么就一门心思想当走街串巷的个体户呢?
经过双方协商,最终父母妥协同意美卿退学工作,但是不能做个体户,还是要进国营单位工作。
随后,妈妈托人在当时广州最大的国营饭店,为美卿谋得了一份后厨洗碗工的差事。
看着原本纤细白皙的手,被洗洁精泡得粗糙红肿,妈妈心疼得眼泪哗哗的掉。
翟美卿却一点不觉得委屈。
因为,这份不起眼的工作,让她离梦想更近了。
她眼神坚定地说,“妈妈,我不会在饭店做一辈子洗碗工的。”
就像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说的那样,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
思想独立的翟美卿,一直都没有放弃做生意、当老板的念头。
进饭店打工,反而让她因为经济独立,目标变得更加清晰且坚定。
她瞒着父母,有条不紊地努力着。
那时候,每天下班后,翟美卿便火速赶到名满全国的广州服装第一街——高第街,去闺蜜家的服装摊位免费帮忙,学习做生意的小门道。
这样“实习”了三年之后,翟美卿几乎掌握了卖服装的进销货一条龙的业务常识。
婉拒闺蜜的入伙邀请后,她拿着3年存下的工资和妈妈赞助的两千元创业基金,开始了埋藏心底已久的老板梦。
(翟美卿和堂妹)
她在离广州火车站很近的地方,咬牙租下了一个月租金一千多元的小摊位。
看着周围摊位的门庭若市,翟美卿脑海中出现了自己数着一沓沓钞票的画面。
从0到1的创业谈何容易,更何况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女生。
谨记爸爸“老实做人,规矩做事”嘱托的翟美卿,哪里是周边圆滑的个体户们的对手。
每当南来北往的客户,拿着她摊位上的牛仔裤问是不是全棉的时候,她总是实在地说“不是”。
眼看着客户一个个跑到了别人家的摊位,拿着同样材质的牛仔裤,却得到了全面的满意答复。
站在旁边的堂妹都气疯了,直说翟美卿根本就不是做生意的材料。
就这样,她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老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
父母以为,试也试了,赔也赔了,她总该死了这份当老板的心了吧。
但是,一向倔强且主意正的翟美卿可没那么容易放弃。
她在这次的创业经历中,看到了最朴素的一条生意经。
那就是只要你找准进货,搞定销货,赚取差价,这生意就能做成。
她当时想,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她一准能成。
很快,翟美卿再次试水的机会就来了。
她家有个亲戚在香港卖家具,想来这边进货,但苦于没有靠谱的渠道。
翟美卿知道后,主动请缨要给亲戚跑渠道,但是要收10%的提成。
亲戚看着这个还不满20岁的年轻丫头,着实有些怀疑,但耐不住翟美卿的软磨硬泡,就勉强答应,让她先采购30万的货试试看。
30万的数额,给了翟美卿很大的动力和刺激。
要知道,那时候是80年代初期,普通老百姓一个月的工资才四五十块。
翟美卿每天跟着魔一样,忙着跑渠道。
那段时间,她跑遍了广东顺德的大小家具厂,选样式、谈价钱、取货运货,乐此不疲。
一年多之后,30万的货采购完毕。
翟美卿不只将3万块的提成妥妥地揣在了兜里,还将顺德那一张家具源头的渠道网,稳稳地抓在了手里。
年,21岁的翟美卿果断砸了自己的铁饭碗,从国营饭店辞了职,奔赴北京。
她要北上,继续圆她的老板梦。
为什么翟美卿会千里迢迢地跑到北京来呢?
原来她打听到,香港亲戚托她采购的家具,最终都是销往北京的。
最先受改革春风拂面的广东设计出的家具款式,在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北京,特别受欢迎。
香港亲戚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掌握了一手货源的翟美卿心想,她为何不自己赚这个钱?
于是她不顾同行妈妈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地留了下来。
数九寒冬的日子,这个不怕吃苦的南方丫头,再次拿出爱拼才会赢的架势,满北京城的找店面。
终于,翟美卿和一个同样从外地来的落魄小老板达成了合作协议。
她负责承担采购家具的成本,小老板用房租入股,收入俩人五五分成。
这对于资金不多的翟美卿来说,简直是老天爷白给的好机会。
殊不知,这是社会给翟美卿的又一次教训。
她看准春节消费档口,几乎花光了身上的银子。
随后又从广东进了一批款式各异的家具,摆满了门店展厅。
几天功夫,除了运输途中破损的家具,其他家具被客户抢购一空,收入将近20万。
这下可把翟美卿高兴坏了,有力证明了她北上决策的英明。
正当她准备按照之前的约定,拿回属于她的10万块钱时,看似老实巴交的小老板却变了脸。
小老板只同意把破损没卖出去的家具作为分成给翟美卿,至于现金,卖货时都是他的人收的钱,他坚决不拿出来。
两人之前只是口头协议,翟美卿又孤身一人在北京,只能认了倒霉。
生性要强的翟美卿来不及自怨自艾,马上收拾好心情,给破损家具找买家。
她每天从租住的地下室出发,挨家挨户推销。实在走累了,就花两毛钱,坐几站公交车。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北京国华大厦特别喜欢采购广东的床垫,翟美卿找到他们时,床垫正在脱销。
她二话不说,马上找出破损家具中剩下的几副完好的床垫,运到商家救急。
自此,人美心善又头脑灵活的翟美卿开始在北京站稳脚跟。
不满足于现状,似乎是成功创业者的天性。他们永远向往着更高一级的阶梯。
在北京床垫卖到飞起的翟美卿,创业的DNA再次涌动。
她想直接在北京建厂,自己生产床垫。
为了节省租金,把钱花在刀刃上,翟美卿把厂房、库房、住处全部安在了北京六里桥,一个鱼龙混杂的村子里。
这也为她后面的劫难,埋下了隐患。
年,23岁的翟美卿带领着广东顺德来的师傅们,严把质量关,一丝不苟地生产着“美满”牌床垫。
一张张精心制作的床垫,就这样走进了北京的千家万户。
23岁的翟美卿,也终于得偿所愿,当上了这个床垫厂的老板,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万。
古人有云,安危相易,福祸相依。
正当翟美卿要在北京大干一场的时候,一场劫难向她袭来,差点要了她的命。
一个冬天的深夜,奔波一天的翟美卿回到住处,洗漱完毕之后,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工人们也都睡了,整个院子异常的安静。
突然,一个蒙面男子撬开房门,出现在翟美卿跟前,用刀抵住她的脖子,压低声音说:
“别出声,想活命,快把保险柜打开。”
睡眼朦胧的翟美卿一下子惊醒了,顾不上歹徒的威胁,她本能地大喊:
“救命啊,来人啊。”
凶狠地歹徒瞬间把刀刺向她的嘴里,鲜血一下子涌了出来,顺着脖子往下流。
看着眼前的血人,歹徒丝毫没有停手的意思,继续威胁道:“快把保险柜打开!”
翟美卿虽然疼痛难忍,但也没有向歹徒屈服。
她想,彼此僵持之下,兴许还有一线生机,倘若听话打开了保险柜,就必死无疑了。
眼看眼前的柔弱女子,没有照做的意思,心狠手辣的歹徒把刀从翟美卿的嘴里抽出来,朝她脸上慌乱地刺了起来。
这时,突然有工人起夜上厕所,吓跑了歹徒,才救了翟美卿一命。
医院足足躺了一个多月,才回到工厂中。
与死神擦肩而过,并没有让翟美卿畏首畏尾,她还是一如既往的拼命。
年纪轻轻的姑娘,独自一个人在北京打拼,还差点丢了性命。
这让一向对她视若珍宝的家里人不淡定了。
年,在父母的反复催促下,翟美卿结束了北京的工厂,回到广州养身体。
也是在这一年,她遇到了人生中的另一半,刘志强。
有时,缘分就是这样的妙不可言。
这天,爱美的翟美卿去发廊做头发,一个北方人模样的男孩子总是情不自禁地盯着她看。
做完头发,这男孩子更是非要送翟美卿回家。
一来二去,两个人便熟识了起来。
自小就男孩子性格的翟美卿,比较欣赏敞亮豪爽的男孩子,有一半山东血统的刘志强,刚好是她的菜。
刘志强也对性格开朗,气质优雅的翟美卿一见钟情。认识不到一年,他们就结婚了。
这样敢想敢做的风格,很“翟美卿”。
婚后,两个同样勇于拼搏的年轻人,开始携手创业。
他们把目光锁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深圳。
夫妻二人在深圳租下一千多平米的大卖场,创立了第一家金海马家具城。
开业之前,为了做好前期推广宣传,刚生完孩子不久的翟美卿,跟着老公刘志强挨个小区发促销广告,一走就是几十公里。
与当时广东家具市场虚高的价格不同,金海马家具城采取的是,在所有货品进价基础上,加25%的一口价模式。
对比同行在进价上赚两三倍的价格,翟美卿的家具虽然利润小了,但是也赢得了民心,一下子就打开了市场。
随后几年,金海马家具城全面开花,陆陆续续在全国各地,开了80余家连锁店。
翟美卿两口子的收入,也一下子跃升至千万级别。
这一年,翟美卿也不过才30岁。
然而,翟美卿并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她的商业帝国,才刚刚开始。
年,香江集团成立。
此后,翟美卿在丈夫的配合与支持下,带领着香江集团一路高歌猛进。
年,进军房地产行业,年,进军能源和金融行业,年,进军医疗健康产业。
翟美卿再也不是广州巷子里,那个和兄弟姐妹挤在阁楼里做梦的小女孩儿了。
她凭借着一双勤劳的双手,和充满智慧的头脑,白手起家,走南闯北地厮杀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她的商业帝国在夫妻二人的携手布局下,已扎稳根基。
他们的收入,也步入千亿的行列。
自己富了,贫苦人家出身的翟美卿,也没有忘记帮助他人。
早在年的时候,翟美卿就在广东妇联的介绍下,走访过广东清远。
清远是当时广东省内排名第一的贫困县。
翟美卿在那里,看到了一所破败不堪的小学,和一群衣着单薄、皮肤蜡黄的孩子。
看到孩子们稚嫩的脸上,布满一颗颗白斑时,她忍不住好奇地问陪同人员,孩子脸上是什么?
得到的回答,一度让翟美卿哽咽不已。那些是因为常年营养不良造成的虫斑。
回到家后,那歪七扭八的校舍和穿着布满补丁衣服的孩子们,在她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辗转反侧之后,翟美卿决定,她要捐款给当地建新校舍,给孩子们添置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衣物。
她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好好读书,就像她一样,靠自己改变生活的窘境。
年6月,新学校在一片欢呼声中拔地而起,孩子们终于可以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中,安心学习。
她给孩子们创造了人生新的可能。
随后几年,翟美卿一直在公益道路上持续施肥播种。
年6月,翟美卿心满意足地从北京民政部大楼走了出来。
她如愿以偿地拿到了批号为的国家级私立基金批复文件,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正式成立。
据了解,这些年,翟美卿的各类捐款已经累计超过10亿元。
热衷公益,也给翟美卿带来了一系列的荣誉:
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儿童慈善家、中华慈善奖、广东十大杰出女性、十大女性公益人物等。
翟美卿奋斗半生,也等到了长子刘根森学成归国,逐步接管集团的产业。
年,被称为广州最牛富二代的刘根森,迎娶了富力集团千金。
这样的强强联合,似乎也在为刘根森全面接手香江集团谋略布局。
正如狄更斯所说,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而坚持与勇敢,无疑就是翟美卿征服一座座高峰的阶梯。
至于那些过往岁月中的坎坷与劫难,已经成为她身上最耀眼的勋章,代替她诉说着奋斗者的勇往直前,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