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红了写在报告文学红石榴新书签送日

10月16日下午,我又一次登上了乌鲁木齐飞往和田的航班,但这一次不是去驻村。年2月至年8月,我在策勒县策勒乡乌喀迪村担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掐指一算,离开这片热土已经快有一年七个月的时光了,这次随报告文学《红石榴》新书签送活动,又一次来到我曾经苦过、累过、笑过,委屈过、快乐过、自豪过,留下难忘和深刻记忆的这片热土,见到仍然奋战在“访惠聚”驻村一线的战友和同志们,心里十分激动。首先我要感谢主办方新疆公司工会提供的这次宝贵机会,同时还要非常感谢我们的大作家杨梅莹女士,辛勤笔耕,下笔如飞,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满打满算也就是6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部19万字的鸿篇巨制。同时还要感谢中国电力作家协会,英大传媒集团给与这部报告文学的特殊关爱。推开这扇门雷佳报告文学《红石榴》从一个侧面真实再现了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党委积极响应新疆自治区党委“访惠聚”驻村工作部署,自年至今,新疆公司访惠聚驻村工作在策勒的伟大实践活动。据了解,以报告文学反映“访惠聚”驻村工作的作品在全国文学创作上还是第一次。在这部报告文学《红石榴》正式出版印刷前,我有幸提前拜读过,作为曾经参加过访惠聚驻村工作的一名亲历者,翻阅这篇报告文学,看到书中描绘的人和事都非常熟悉亲切,内心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时时被这些栩栩如生,朴实、可爱、可敬的驻村队员所感动,往往是看着看着,思绪又被拉回到那段难忘的驻村岁月。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个体和驻村工作场景,体现了“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和历史担当,构成了新疆公司6年来“访惠聚”驻村工作丰满的、立体的、火热的农村实践。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之举,有的只是为改变和田落后面貌、为了农村脱贫攻坚、为了拯救那些饱受宗教极端思想侵蚀的村民、为了建强基层农村党组织,为了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而默默奉献的那一份执着、和坚守。他们在入户、住户、走访中传递着党和政府的温暖,春夏秋冬、田间地头跳动着他们的身影,在脱贫攻坚中,他们开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产业扶贫、阳光扶贫,为的是不让任何一个家庭和任何一个人掉队,他们爱心满满,关心关爱特殊困难家庭及他们的孩子却顾不上自己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他们常态化组织开展现代文化活动,让村民远离宗教极端,他们组织农民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和技能培训,为的是让这些农民眼睛明亮、插上走出去的翅膀,他们同唱一首歌、同吃一桌饭、同住一张炕、同跳一支舞,为的是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他们不讲条件讲奉献,不讲回报讲付出,用辛勤的汗水,赤城的热心,无穷的智慧,凝聚起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强大合力,以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和扎实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爱戴。所有这一切,在报告文学《红石榴》中都得到真实具体的再现。通过读报告文学《红石榴》,我深深地体会到,书中反映的这一群人,这些驻村工作队员,他们从喧嚣的都市走向偏僻贫困的农村,顾不上家庭、爱人、老人、孩子,奋战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第一线,在“小家”与“大家”间,做出了人生中最无悔的抉择,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读完《红石榴》你会更加明白一个道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盛世之下,我们之所以能在家园乐土上享受生活,是因为背后有这么一群人不忘初心的默默奉献。绒花韩红报告文学《红石榴》,即是一次驻村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又是一次诠释驻村精神的实践样本。《红石榴》的出版发行,也为当下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供了一部难得的生动教材。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烙印,如今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访惠聚”驻村工作就是这个时代的烙印。等到新疆彻底稳定了,老乡的日子好起来,你再回头看驻村工作,你会庆幸自己参加了一次宏大的历史事件、一场伟大的社会实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千锤百炼,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经历?如果说生命是一场旅行,那么驻村就是旅途中最美丽的驿站,驻村我无怨无悔!而所有这一切,都已经浓缩在报告文学《红石榴》中去了。.10.17于策勒。只为幸福千万家王欢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是哪个
白癜风山东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dsshenjiu.com/zhsz/37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