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番红花,别名藏红花、西红花,以花的干燥柱头人药。在国外还用于食品调料、化妆美容、染色颜料等方面。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均有栽培。二、生物学特性番红花为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球茎休眠的形式度过炎热的夏季,在凉爽的秋季发根、萌叶,10月下旬开花。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如下:生长期间的温度变化范围为19~22C,其中11-12月营养生长期的温度为5~12C,在花芽发育过程中,要求“低一高一低”的变温节律,开花期间的适宜温度为C左右;第二年新球茎生长期间的2-4月温度为5~14C,在生长后期平均气温需稳定在20%C左右。最高气温超过25C时番红花叶逐渐枯萎,冬季番红花能耐-15C左右的低温。番红花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在长光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能促进新球茎的形成,尤其在番红花球茎膨大前的植株营养生长时期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三、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番红花要求种植在冬季温曖湿润的地区,选择向阳平坦、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轻质壤土为宜。整地前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千克,翻耕、耙细后作高畦,畦宽1.3米,畦高12~16厘米。2.繁殖方法。番红花以球茎繁殖,一般在每年5月植株枯萎后,挖出球茎于室内储藏过夏。栽种期的早晚,对冬前植株生长和次年新球茎肥大影响很大。曲3.栽植。选择适宜栽种时间,以利于冬季前植株和来年新球茎的生长为原则。长江下游地区适宜的栽种期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北京地区9月上旬即种植于有防寒风障的农田内。种植深度要求在冻土层以下,长江下游地区为5~8厘米,北京地区为15龙20厘米。种植浅,新球个体小、数量多;种植深,新球个体大、数量少。一般行株距10~15厘米,株距依球茎大小而定,30克以上球茎株距为15厘米;15~30克为12厘米;8~15克为10厘米;8克以下为5厘米左右。
4.田间管理(1)增施肥料是培育番红花球茎的一项重要措施。主要靠基肥,种类以饼肥、厩肥、人粪为主,并适当配合磷、钾肥。基肥一定要充分发酵腐熟,并在裁种前20天施人田间,均匀耕翻人土内(切忌使用未腐熟的肥料)。追肥主要施用在冬季。栽种后半月可结合浇水施以稀薄人粪1~2次。人冬后重施冬肥,以利于防寒和冬后植株的生长。
(2)栽种后需要随即浇灌透水,有利于球基发根和植株的生长。第二年春天新球茎生长期间,更需要保持田间湿润,防止干旱。同时必须疏通水沟,排除积水,以防春雨过多。田间松土锄草要求3月前结束,4月以后不再锄草,因为田间杂草可起遮阴保湿作用,有利于番红花的后期生长。(3)番红花采用水旱轮作,即番红花与水稻轮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种植方式。这种方式无须每年调地换茬,且能减少作物的病虫害和田间杂草,促进番红花的生长,达到粮药双丰收的目的。
5.病虫害及其防治(1)腐烂病。发病植株叶片变黄,球茎变黑腐烂。土壤黏重、地下害虫多的地块发生严重。防治方法:OI至价土1)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生长期要防止积水,储藏期及时剔除烂球茎。2)栽种前每亩施千克石灰粉,翻人土内消毒。发病期用50%多菌灵倍液浇灌。(2)花叶病。病株叶片卷曲,并出现退绿或黄斑,明显矮小,造成球茎退化,产量下降。防治方法:及时防治蚜虫等传毒昆虫,选用无病植株的球茎种植。
四、采收加工番红花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开花,以花开的当天上午采收最为适宜,将柱头和红色花柱部分摘下,勿混人花栏的白色部分以及花被等杂物。加工采用快速干燥法,一般可在40~50C烘箱内烘干3~4小时。不宜烘得过干,否则容易破碎。加工的番红花药材应储存在干燥密闭的容器内,置于黑暗阴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