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澄城农广校紧抓农民培训不放松

本报渭南讯(记者王海明梁方方)10月中旬,陕西澄城县农广校中药材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开班。

开班前晚,澄城县农广校校长周巧宏开完省上会后急匆匆从商洛连夜直赴杨凌,准备第二天的开班仪式。当记者问及,她为什么如此奔波,完全可以把培训班推后几天时,周校长坚定地说,必须现在马上开班培训,一是农时没有前些日子忙,大家基本能抽出时间,二是再过几天中药材已经到了采收的黄金时间,不能和农民的农活发生冲突啊。加之采收完药材,又面临如何安排种植新药材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培训,不但可以指导下茬种什么药材市场前景好的方向问题,也可以解决买种、育苗、土壤处理,水肥管理等一系列生产上的问题,这样农民种植中药材心里有数啊!

在开班仪式上,校长周巧宏从如何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先进的发展理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三个方面,对如何建设一支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给群众做了详细讲解。她说:农业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础,要充分认识利用现代科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高素质农民必备的特点不仅是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还要具备掌握农业科技的专业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沟通交流的社会能力,要学习好农业知识,利用现有的资源,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以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此次之所以投入大力气和大代价把大家从几百公里带到杨凌,一是让大家开眼界,身临其境感受国家级农科城的科研氛围,二是充分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面对面交流。这次邀请到的专家有陕西省中药材岗位体系的首先科学家王渭玲教授及她的团队成员,希望大家珍惜学习机会,真正学有所成。

此次培训内容包括:电子商务、农村法律法规、手机应用、中药材柴胡、金银花、远志、黄芩、藏红花等市场前景分析以及田间管理技术。活动旨在通过培训,吸引、培养职业农民,帮助农民转变理念、对接市场,以高素质农民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澄城县雷家洼乡党家河村一组的学员党红旗高兴地说,他看到当地农民近年来种植中药材效益很好,他就种了多亩黄芩,管理技术和除草技术几乎为零,就是看邻居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没有系统的管理技术也没法系统、合理的安排农活。这次听了老师的讲课,我受益匪浅。澄城县罗家洼许庄村六组的学员同子璇是班里比较年轻的学员,他之前从事工程事业。他说,疫情出现后,中药材的价格猛涨,行情十分好,他现在已经承包多亩土地种了柴胡,也是没有一点技术,这次学习,不但全面系统掌握了技术,而且还认识到想要把药材种好、卖好,更要做自己的品牌,带动当地药农利用当地的优良环境资源大规模种植。澄城县冯原镇北街的学员张秀利说:她家是开药店,看到中药材种植前景好,自己也种了几十亩,但对于土地承包方面的法律知识不懂,对于通过手机直播销售中药材也不会操作,中药材管理技术更是一片空白......通过这次学习,感觉全身通透了,不只是学会了种植管理技术,而且对于涉及到的种子、化肥、土地等规避风险维护权益也有了把握。澄城县庄头镇雷家洼村的雷天虎,今年五十多岁,他种药材已经有十多年的经验,谈起此次培训,他说,没想到这年纪了还聆听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的课,以前都是凭经验种植,如今听了老师的课,可谓是一种享受。以前只知道苍术直播出苗差,在这次学习观摩中看到了苍术设施育苗移栽不但成活率高,而且省成本啊。在分组讨论课上,学员们对于树型金银花兴趣更浓,树型金银花不但开花整齐,而且容易采收,产量还很高。在武功藏红花基地参观时,正值藏红花采收时节,满地的花朵让人兴奋,原来陕西也能种植藏红花啊,以前还以为只有在西藏种植呢!

短短几天的培训是难忘的,参观完藏红花基地,多名学员恋恋不舍的踏上返回的路程,有理由相信,他们通过培训,手中已经握着带有新科技的新农具、带着满满地自信,信心百倍的投入到新生活。预示着新一代农民正走上致富之路,让我们拭目以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honghuaa.com/zhsz/98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