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红网」
10月18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封家长来信。家长在信中反映,孩子高中在学校住宿,按照相关通知学生需要携带指定尺寸的被褥,学校提供统一的床上用品。不过2米的被长却让高个子的学生有了“被子盖不住脚”的窘境。
被子长不过2米,宽不超1·5米,褥子或床垫的长宽分别不超过2米、1米,这是很多寄宿制学校给出的学生床上用品标准,自90年代沿袭至今,似乎成为了一种不用言说的“老规矩”。但是以“老规矩”应对“新情况”显然不是明智之举,现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青少年的平均身高增长明显,体型也有了变化,身高超过1米7、体型宽大的高中生不在少数,当其平躺且要求被子有一定卷折的情况下,尺寸在1·5米*2米的被子很难让学生睡得舒服。
削足适履式的床上用品“标准”让学生受罪,家长为难,但是为什么又能一直存在?不少学校给出的答案无非以下两点:一是整洁美观;二是标准化易于管理。可这样的理由显然立不住脚,我们的学校教育需要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真诚服务学生,让学生在学校中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教育不需要摆这样的“花架子”,学生的知识学习不会因为盖着一样尺寸的被子而有所提升,只会因为被子“盖不住脚”影响休息质量,在课堂上打起瞌睡。如此“美观”,只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本末倒置;如此“标准”,只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制约。
此事虽小,但是这一床“盖不住脚”的被子背后,是学校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和管理理念的“偏航”。在学校管理中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不从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何谈让学生在温情的学校氛围中成长?学校在管理工作中,唯有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积极创新以往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才能够切实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与管理质量,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