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一场农业种植论坛,晚餐时同桌遇见一位种植大户,姓杨。
聊起这五六年搞土地种植的历程,杨老板喝了一口酒,对大伙儿说:“我承包了两千多亩地,也不敢种植经济作物,只敢种小麦玉米大豆这些常规庄稼,虽然赚不多,但稳当。
管理得当的话,每年也能赚二十多万,但这两年气候反常,种植常规作物也不安全了,所以我想发展中药材种植,请你们这方面的专家给支支招。
为啥想种植中药材?还不是安徽亳州的人在我们那里包地搞种植,像这两年,我认识个种植白术的老板,种了五百亩的面积,每年都赚几百万,两年都发财了。
我种植十年两千亩的庄稼,也不顶他种植一年五百亩的药材呀!
我明年必须种,这是趋势,也是发财的捷径。”
杨老板的话代表了当前很多种植大户的真实想法,可中药材无论哪个品种,每年的需求量是比较稳定的,不可能猛然增加太多需求量。
但种植面积的暴增,势必会让一批赌一把的老板掉进自己挖掘的大坑。
今年就有很多种植大户上门寻求技术支持,比如有人在东北及内蒙包地搞中药材种植,都是上千亩、几千亩甚至是上万亩的规模,种植的主要品种有板蓝根、桔梗、菟丝子等,大家看看这些品种今年的行情,就知道他们的内心有多悲伤了。
还有这两年很热门的白术,今年的种植成本(包地种植)居然高达六千元左右一亩,居然丝毫阻碍不了种植户投资的热情,可想而知明年的行情是多么的脆弱。
最悲催的当数牡丹这个品种了,前几年还热炒的热门品种,今年就直接拉下了神坛,包括热炒的牡丹籽竟然面临无人收购的境地。
这种情况让近两年几百亩数千亩投资牡丹种植的种植大户崩溃了,真是值钱是宝,不值钱就是草呀!
还有前两年疯炒的玛卡,有些中药材品种压根就是炒起来的产物,就像今年的藏红花,风险就像击鼓传花一样,不知道传到谁身上泡沫就破了,赚了一批人,也倒霉了更多的人。
中药材种植其实是有规律的,没有大跌就没有大涨,只要掌握了某种中药材的市场行情,以及种植管理方法,种植中药材才有可能有出路,才能赚钱。
反之,想通过赌一把就发大财的种植户们,还是劝大家醒醒吧,如果这两点你都不具备,还想扩大规模跟风种植,掉进坑里并不奇怪。不了解市场,不了解种植技术,最好不要盲目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