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研究所昨天发布《-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绿皮书指出,在大部分省份现有墓穴将在10年内用完的背景下,目前特大城市存在墓地价格虚高等问题。
绿皮书中指出,北京地区居民年的平均殡仪消费为元,其中市区居民平均消费约为1万元,郊区居民平均消费约为1.8万元;平均安葬消费约为元,其中市区平均消费为7万元,郊区平均消费约为元。由此可见,年北京地区居民的殡葬消费平均达到元,而市区居民高达8万元。其中公墓消费占市区居民整个殡葬消费的87.5%。
看到这些数字,不得不感叹:活着不容易,死了更不容易!没有钱,只能继续勉强活着了……
当然,还是有很多人免不了担心,万一自己不小心“嘎嘣”了……不用怕!咱可以不用墓地!!
火葬推荐指数:☆☆☆☆☆
火葬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丧葬方式,具体而言是以火把尸体烧成骨灰,然后安置在骨灰瓮中、埋于土中、撒于水中或空中,甚至以火箭射上太空。印度教、佛教盛行火葬,其中以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火葬留下舍利子而闻名于世,世界各地的佛教徒纷纷效仿死后火葬的葬式,儒家、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则盛行土葬。自从二十世纪开始,火葬在世界各地被提倡,以节约稀少的耕地。
不靠谱点评:火葬还是相当靠谱的,干净环保,根据后续不同葬法,还有不同体验。顺便改一下自己的QQ签名:我,无处不在。想想就够炫酷!
海葬推荐指数:☆☆☆☆☆
它最早起源于北欧海盗,并成为海上最古老而哀痛的仪式。海葬最初的仪式十分的简单,它以小船载尸,挂上风帆,乘着落日的余晖,驱使西行,任其在大海中漂游。后来在逐年的演化中,便为军队所用,早年,舰上人员死亡的时候,若尸体无法运回陆地安葬,他们则会在海上举行海葬仪式。
现代海葬是将骨灰撒入大海的一种葬法。骨灰撒海,冲破了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
不靠谱点评:海葬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顺水漂流,游过七大洲四大洋,没准还能找到传说中的onepiece!
壁葬推荐指数:☆☆☆☆
壁葬是将骨灰盒嵌在墙壁内的丧葬方式,在安葬死者的同时为后人留福。壁葬墙和普通的墙体高低相仿,略厚些,墙体正面分布着井字形的壁葬格,大小可放入骨灰盒。格位口用石材封死,石材外表面就当作墓碑,刻上碑文。一堵壁葬墙可安置几十乃至几百个骨灰盒,存放量极大,又节约土地。壁葬的建筑形式十分丰富,有回廊式的,有亭子式的,有四合院式的还有多层式的等等。
不靠谱点评:这个非常适合爱热闹的人,上下左右、斜上斜下都有邻居,想找谁聊找谁聊,话唠的福音啊!
花葬推荐指数:☆☆☆☆
花葬即将骨灰倒进花坛下方地窖,让其自然溶解。这种安葬方式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除去基础建设用地,可达到“零占地”,实现真正的环保节地。
不靠谱点评: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不过就一个要求,跪求不要施肥!
树葬推荐指数:☆☆☆
树葬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葬法,它的主要形式是把死者置于深山或野外的大树上,任其风化;后来,有的稍作改进的方式是将死者陈放于专门制做的棚架上。由于置放尸体后任其风化,故树葬也称“风葬”、“挂葬”、“木葬”、“空葬”或“悬空葬”。树葬是树居的反映,因此,树葬也是原始生活在葬俗上的遗存。
树葬分为古代树葬和现代树葬。古代树葬在中国东北和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颇为常见。而现代树葬是殡葬的一种新形式,就是人们以认养绿地的办法,植一些树木,将亲人的骨灰撒在树下。现代树葬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地面是没有任何殡葬设施的,而是以纪念树或自然石为标记。
不靠谱点评:现代树葬的方法不错,后人还可以围着你愉快的玩耍。古代那种,就算了吧……说唱神马的最讨厌!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欲穷千里目,自挂东南枝;亲朋无一字,自挂东南枝;人生在世不称意,不如自挂东南枝……
钻石葬推荐指数:☆☆
钻石葬,又称骨灰钻石,指的是将被火化的人骨灰转变成“晶莹的钻石”,从而实现了让最亲爱的人“真正永垂不朽”之目的,这些由人体骨灰转化的“钻石”通体呈现高雅的蓝色,能满足那些觉得“墓地和骨灰盒过于呆板”的人对思念亲人的要求,由于这种“钻石”可随身携带,因此可用来制成“首饰”。
不靠谱点评:变成钻石没什么,但是遇到不长眼的贼怎么办?不想被陌生人偷走,发现不吉利还要被嫌弃。
天葬推荐指数:☆
天葬是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让鹰(或者其他的鸟类、兽类等)吞食,天葬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死亡只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的躯体的分离,是异次空间的不同转化。
西藏人推崇天葬,是认为拿“皮囊”来喂食秃鹫,是最尊贵的布施,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而非网络旅游指南中说的“天葬可以让灵魂上天堂”之类的谬传,藏传佛教里没有“人死了可以上天堂”的说法。
不靠谱点评:就一句话——我怕疼!
塔葬推荐指数:☆☆
塔葬是中国藏族的葬仪风俗之一,是藏族中最为高贵、最高待遇与最高规格的一种葬式,其又称灵塔葬。当高僧活佛圆寂后,先用水银和“色拉”香料水冲洗肠胃,继而分别用樟脑水和藏红花水灌洗两遍,再用檀香木水和樟脑及藏红花通擦尸体表皮,最后用丝绸包扎,穿上袈裟,置于“塔瓶”之内。然后根据地位供奉于金、银、铜、木或泥制的灵塔内。一般认为用此法处理,尸体经久不腐,且皮肤柔软如生。
不靠谱点评:没有做高僧活佛的命,就别想要有高僧活佛的塔!别多想了,绝壁不会有人搭理屌丝的尸体。
悬棺葬推荐指数:☆
中国古代葬式的一种。即人死后,亲属殓遗体入棺,将木棺悬置于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缝内,或半悬于崖外。往往陡峭高危,下临深溪,无从攀登。其俗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悬置越高,表示对死者越是尊敬。
不靠谱点评:天天悬着半上不下,有恐高症怎么破?没有也瘆的慌……
洞葬推荐指数:☆
洞葬是贵州高坡苗人一种古老的祭奠方式。高坡的苗人把洞葬叫作“把洞杜”三个字,据说,“把”是洞的意思,“洞杜”则是苗语的死人尸体,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洞里面的死人尸体”。夜幕降临后,几十个后生抬起棺木,全村人打着火把将亡灵送出村寨。按照古规,他们不许走有人过的路,也不准许用砍刀开路,必须走一条陌生的路。几十个人抬着棺木前拉后推,将沉重的棺木送进半山上的亡灵洞中,然后一齐转身离开,任何人都不能回头再看一眼亡灵,而且从此任何人也不再走进这个亡灵安息地。
不靠谱点评:上哪去找洞?体重那啥,让人抬略显羞涩啊,而且上哪去找洞?周围都是陌生棺材,晚上漆黑一片,分分钟笑尿……还有,上哪去找洞?
冰葬推荐指数:☆
这是北美爱斯基摩人的葬俗。老人患病后不愿成为家庭的累赘,当他们预感到死神将要来临时,就对儿子说,自己年老困倦,想要睡觉,需要一张兽皮,儿子会意,即准备一个冰洞,让父亲躺进去,用兽皮盖好,然后用冰块封住洞口,父便安然死去。五天以后,儿子需在冰洞上方挖一小孔,认为这样父亲的灵魂便可离开冰洞,升入天堂。
不靠谱点评:怕冷、怕黑、怕孤独……关键是洞都找不到,何况是冰洞?
看完这个必须转发!
----------分割线----------
这是一道马云在一次面试中的题目,当时只有一个人答对了。题目如下图所示,看看你的推算能力如何!
仔细研究下图,到底是为什么呢?
(也发给朋友试试看,考考谁最先算出来)
实在猜不出的话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谜底吧!
赞赏